根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招生选拔管理办法》(校研发〔2020〕262号)和《关于开展2025年硕博连读方式攻读博士研究生考核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安排,现将我院2025年硕博连读方式攻读博士研究生考核工作安排如下:
一、组织工作
(一)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考核工作组
组 长:贾汉忠
成 员:田霄鸿 吕家珑 常庆瑞 周建斌 和文祥 黄懿梅 李 志 相关导师 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考核评委
秘 书:严小良
负责对硕博连读申请人进行综合考核评价,确定攻读博士人选名单。
(二)监督工作组
组 长:田霄鸿
成 员:王铁成(纪检委员) 张建国 李荣华 张青峰 李 平 严小良 赵倩茹
监督工作组负责制定具体的监督管理规范,监督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对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进行全程监督,负责受理师生员工对考核过程中违纪、违规行为的举报及监察对象的申诉。
二、考核原则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严格标准,择优选拔,保证质量,宁缺勿滥的原则。
三、选拔范围
我校在基本学习年限内的各年级在读非定向就业的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暂不采取硕博连读方式选拔博士生。
四、基本条件
1. 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热爱祖国,愿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无学术不端行与及违纪处分记录。
2. 硕士阶段课程学习进展良好,基本完成课程学习任务,成绩优秀,无不及格科目,专业基础扎实, 英语通过四级及以上,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潜质。其中,硕士三年级申请的学生,需通过英语六级,须已取得一定质量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3.申请人须征得硕士生导师同意,且须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推荐。
4.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体检工作管理办法》(校研发〔2021〕221号)的具体要求。
五、工作进程
1.报名、缴费
符合申请条件的申请人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博士网报系统填写报名信息,并缴纳报名费150元,报名系统将于2024年11 月 21 日开通,具体开通时间详见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告。请考生及时在网上报名,并向学院提交纸质材料。
2.提交材料
申请转博的研究生于2024年12月10日前向学院提交以下纸质材料(一式两份):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考核登记表(附件1);
(2)硕士期间所修课程成绩单;
(3)两名所申请学科领域内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专家)出具的“攻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推荐意见书”(附件2);
(4)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考核表(附件3);
(5)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复印件;
(6)外语水平成绩证明。
3.综合考核
综合考核由学院考核工作组负责。
(1)考核方式
申请人以PPT形式进行汇报,汇报内容:思想政治及综合素质情况,课程学习、科研情况、论文发表情况及攻读博士研究生后的研究设想,并展示外语及计算机水平。汇报时间为5-7分钟。
(2)考核时间、地点安排
时间:另行通知
地点:资环学院第一会议室(307)
(3)考核内容
包括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等。
六、其它事项
1.硕博连读选拔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和科学选拔的原则。严格按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工作回避规定》(校研发〔2020〕106号)文件要求执行回避制度。
2.确定录取的研究生占2025年博士招生指标,导师须按照2025年配置指标数统筹招生。通过考核的研究生因导师指标限制未录取的,可向相同学科专业的其他导师推荐。跨学院、跨学科专业申请的研究生,必须提交书面申请,征得接收学院和接收导师同意。申请人申请攻读博士学位须征得原导师同意。
3.确定录取的研究生于2025年7月将档案移交至录取学院,2025年9月入学注册后取得博士研究生学籍。
4.确定录取的研究生不得申请出国攻读博士学位。
5.在招生过程中,研究生存在提供虚假材料等违规行为,将取消其录取资格;学院工作人员、导师在招生过程中有徇私舞弊等行为的,将按照教育部及学校相关管理规定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联系人:严老师 任老师
联系电话:029-87080050
监督电话: 029-87080065
附件:1.2025 年硕博连读研究生考核登记表
2.攻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推荐意见书
3.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考核表
4.2025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名单汇总表
5.2025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协议书
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招生选拔管理办法
2024年11月18日
联系方式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邮编 : 712100
综合办公室电话 : 029-87080055
主管领导 : 田霄鸿 网管员 : 李平 杨萍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