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科研进展» 李志教授团队在复合干热条件对全球陆地水储量的动态风险评估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李志教授团队在复合干热条件对全球陆地水储量的动态风险评估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来源:科研办公室    作者:    发布日期:2024-09-19     浏览次数:

     

近日,李志教授团队在国际遥感领域期刊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发表了题为“Dynamic assessment of the impact of compound dry-hot conditions on global terrestrial water storage”的研究论文。副研究员韩知明为论文第一作者,李志教授为通讯作者。

进入21世纪以来,极端气候事件的爆发频率呈现显著的增加态势,尤其是同时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极端气候事件的机率大大增加,其规模远远超过了这些危害中任何一种单独造成的影响。其中,复合干热事件会通过影响水资源系统来进一步地影响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系统。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复合干热事件的爆发频率和影响范围加剧的同时,全球水资源系统对复合干热事件的响应也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如何准确地评估复合干热事件对全球陆地水储量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可为深入理解气候变化下水资源系统的演变和未来风险管理提供有用的见解。

针对上述问题,李志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由复合干热条件(CDHC)驱动的陆地水储量(TWS)损失评估框架,动态评估了2003-2012年和2013-2022年的风险概率和阈值。研究发现全球陆地水储量损失的风险概率在后期均高于前期,轻度和极端等级的风险概率分别大约增加了9%~11%和2%~7%。尽管部分地区的水资源系统对复合干热条件的抵抗力有所提升,但在全球尺度上依然呈现下降趋势。极端干旱地区的陆地水储量抵抗力下降主要受气温影响,干旱地区受降水影响。这两种不同的模式可能是导致全球陆地水储量损失风险加剧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复合干热事件对全球陆地水储量的动态评估提供了新的方式。研究结果有助于决策部门制定适应性管理策略,以便两未来更好地应对复合干热事件所带来的挑战。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image.png

图1. 复合干热条件对陆地水储量影响的动态风险评估框架

image.png

图2. 对应轻度和极端TWS损失水平的SPI和STI阈值的空间变化(a和c)。

蓝色和红色实线分别代表SPI和STI随纬度的平均值,阴影表示±1标准差(b和d)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rse.2024.114428


联系方式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邮编 : 712100

综合办公室电话 : 029-87080055

主管领导 : 田霄鸿   网管员 : 李平 杨萍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