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教育
首页» 本科生教育» 教学动态» 关于开展2024年校级规划教材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2024年校级规划教材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4-04-03    浏览次数:

     

各学院(部):

为贯彻落实《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学校教材体系建设,探索数字化时代教材建设的新范式、新路径,根据学校《教材管理实施细则》《十四五教材建设规划》,学校决定组织开展2024年校级规划教材建设项目申报立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一)申报教材所对应的课程须为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的课程,教学内容能够反映本学科国内外科学研究及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质量标准要求,具有较强的教学适用性和先进性。

(二)教材第一主编须为我校教师,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在相关专业领域具有较深厚的学术造诣,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优秀,教研与科研能力突出。

二、项目类型

本次规划教材分重点教材建设项目、特色教材建设项目和数字教材建设项目三类设置。

(一)重点教材建设项目

主要支持以下三类:

1.在我校教学中正在使用,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检验、建设基础好且使用范围广、影响力大的修订版教材,历届入选国家级规划的修订版教材;

2.国家急需的战略性新兴领域和紧缺专业领域以及智慧类专业等四新建设需要的教材;

3.其他体现学校人才培养优势特色的教材。

(二)特色教材建设项目

主要支持以下两类:

1.体现教育改革创新的实验、实习、实践类教材;

2.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方法且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的创新创业课程教材。

(三)数字教材建设项目面向十四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申报培育,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信息技术平台有机结合,按教材出版规范编修、审核与管理并正式出版发行的数字教材(不包含纸数融合类二维码教材)。主要包含以下两类:

1.在我校教学中正在使用的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检验、建设基础好且使用影响广教材的数字化修订改造;

2.具有一定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基础且入选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对应的教材。

三、优先支持方向

同等条件下优先立项下列教材:

(一)国家级课程负责人、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得者、教学名师和国家级人才等主编的教材;

(二)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核心课程教材;

(三)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教材;

(四)服务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聚焦未来农业发展等重点领域,反映学科专业前沿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的教学急需、填补学科专业空白教材;

(五)产教融合和校企、校校合作编写教材;

(六)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多种介质综合运用、表现力丰富的新形态教材;

(七)有一定建设编写进度,能够尽快正式出版发行的教材。

四、立项数量及推荐名额

本次计划立项不超过45项。已列入教育部战略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体系的教材和系列“101”计划的教材不再申报,不占指标,学校直接立项。每个教学单位推荐每类项目不超过2项。

五、资助奖励

(一)学校支持出版费,其中实验实习实践类教材最高支持3.5万元/种,其他类教材最高支持8万元/种。

(二)学院(部)统筹相关经费,多渠道筹措教材建设经费。

(三)教材正式出版后,按照年终教学奖励办法予以奖励。

六、建设周期

立项规划教材建设周期为1年(自申报之日算起),完成形式为正式出版,出版即结题。如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完成的,应提前3个月向教务处提交书面延期申请,延长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

七、相关要求

(一)各学院(部)要高度重视教材建设工作,精心规划,认真组织,推荐优势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材立项建设。推荐申报教材须经学院教授委员会审议并排序。项目建设期间,要对教材编写工作进行督促、检查,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

(二)各学院(部)教材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教材编写人员政治审核(非本单位参编人员由所在单位审核)。教材出版前,须对最终书稿的政治性和学术性进行审核。

(三)项目负责人要认真研究教材管理相关规定和本学科领域相关课程教材建设成果,组织团队论证教材建设的必要性,如实填写项目申请书(附件1)。申报项目前,须与出版单位充分沟通,协调沟通出版时间及相关费用,确保能够在建设期内完成出版发行。项目获批后要制定详实的实施计划、方案及时间节点,保证时间、精力投入,按期完成建设任务。

八、材料报送

请各学院(部)于415日前将数字教材建设项目申请书(一式五份)、非本单位编写人员政治审核表和汇总表(附件2)送交教务处教材科(北校区亦乐园201室),其他项目于71日前完成材料的报送。

人:余香果

联系电话:87091317

附件:

1.2024年校级规划教材建设项目申请书

2.2024年校级规划教材建设项目申报汇总表

教务处
202443


联系方式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邮编 : 712100

综合办公室电话 : 029-87080055

主管领导 : 闫德忠   网管员 : 李平 杨萍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