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情况
农业农村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室)是由农业农村部于2011年7月正式批准(农科教发[2011]8号)成立,同时兼顾“植物营养与肥料”及“农业环境”两个学科群的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编号为:20102110,英文名称为“Key Laboratory of Plant Nutrition and the Agri-environment in Northwest China,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重点室是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建设的科研实体,位于农科楼三层西面。实行人、财、物相对独立的管理体制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重大事项由学术委员会决策,日常事务由室务委员会讨论通过,重点实验室主任负责组织实施。王朝辉教授任试验室主任,何萍研究员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现有学术委员会委员18人,固定人员41人,其中正高职称的20人,副高职称的21人,绝大多数人员具有博士学位和国外留学经历,汇集了植物营养学、土壤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相关学科领域的科教人员。
重点室面积3650m2,仪器设备总价值3473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设备总值1986万元。在农业农村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资助下,重点室购置了气相色谱仪、同位素质谱仪、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微波消解仪、全自动定氮仪、流动分析仪、总有机碳分析仪、土壤呼吸监测仪、红外成像光谱仪、土壤非饱和导水率测量系统、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离子色谱仪、荧光定量PCR仪各一台(套),共计40台(套),现已安装调试到位,在科研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2.研究内容
以养分在西北地区不同区域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转化机理、高效利用为研究核心,重点研究西北地区逆境胁迫环境下主要作物营养生理及生物学基础、土壤-作物-环境中的养分转化过程及调控机理、养分资源高效利用与水肥高效利用技术, 以及西北地区农业环境保护关键技术等;具体研究方向包括:(1)旱区农田养分循环与调控机理;(2)旱区作物养分高效利用与水肥耦合机理;(3)旱区作物高效施肥技术;(4)旱区农业环境监测与保护。
为西北地区优势农产品的生产,保障区域和国家粮食安全及西北旱区农业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同时,根据西北地区农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开展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并组织开展相应关键和共性技术的研究,促进了西北地区植物营养和农业环境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3.重点突破的科学技术问题
(1)旱区作物营养与调控机制:研究西北地区主要作物养分高效利用机制及驱动因素;干旱盐分低温等胁迫的营养生理及分子机制;
(2)旱区土壤培肥与高效施肥:研究旱区农田有机培肥、碳氮协同提升、保水供肥协调的土壤生物与非生物机制,快速定向培肥和施肥技术;
(3)旱区典型污染与有效阻控:研究西北旱区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化学和有机肥源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典型农田土壤的重金属、农药残留、微塑料等的污染过程、修复机制与修复技术等。
4.发展目标
围绕国家“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目标,对接西北地区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需求,通过植物营养学-土壤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合作,研究西北地区主要作物丰产优质的营养调控机制、土壤养分高效利用机制、典型污染物的环境效应与有效阻控机制,创新土壤快速培肥改良、作物营养智能精准调控及污染高效阻控与修复技术,加强与政府、农技、企业、大户合作,支撑区域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绿色发展。通过实验室的开放运行,进一步加强我国西北地区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学科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和技术集成创新能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核心与关键技术,取得一批国家急需的具有西北地域特色的原创性成果,培养一批在国内乃至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建设具有国内一流水准的科学研究实验室和国内外学术交流平台,打造一支具有较强国际国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将重点实验室建设成特色鲜明的区域性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的研究中心和开放平台以及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提升我国西北地区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科学技术研究水平和国际国内竞争力。
王朝辉主任:w-zhaohui@263.net
刘占军秘书:zjliu@nwsuaf.edu.cn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2018.8.6-9,西安)
杨凌国际农业科技论坛“农业高效资源利用与绿色发展”专题(2018.11.5-7, 杨凌)
重点实验室2018年学术研讨会暨“养分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绿色发展”高层论坛(2018.12,杨凌)
外籍专家参观重点实验室
联系方式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邮编 : 712100
综合办公室电话 : 029-87080055
主管领导 : 闫德忠 网管员 : 李平 杨萍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