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论文名称 |
作者 |
刊物名称及刊期(卷) |
1 |
青海湟水流域土壤真菌数量和种类研究 |
薛泉宏(第三作者) |
菌物系统,2003,22(增刊):95~105,原《真菌学报》 |
2 |
娄土土壤剖面中N2O浓度的时间和空间变异 |
梁东丽 |
生态学报2003,23(4) |
3 |
WTO与我国沙棘持续发展 |
张广军 |
沙棘2003,16(4) |
4 |
坡耕地耕作管理措施对降雨变化与径流的关系研究 |
吴发启 |
水土保持学报2003,17(3) |
5 |
水平梯田环境效应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吴发启 |
水土保持学报2003,17(5) |
6 |
天然油菜素内酯对黄土丘陵区苹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
李凯荣 |
水土保持学报2003,17(3) |
7 |
水分调控对核桃叶片结构和产量的影响 |
李凯荣 |
园艺学报2003,30(1) |
8 |
天然油菜素内酯对核桃叶片水分和光合速率的影响 |
李凯荣 |
园艺学报2003,30(6) |
9 |
刺槐人工林养分利用效率 |
刘增文 |
生态学报 2003,23(3):444~449 |
10 |
土壤培肥过程中氯离子累积迁移及分布规律研究 |
孙慧敏,刘军,王益权 |
水土保持学报2003,4 |
11 |
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性质对黄土地区果树黄化的影响 |
李立平,王益权 |
土壤通报2003,2 |
12 |
鸡粪中的有机酸及其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
王林权 |
土壤学报2002,39(2) |
13 |
黄土高原地区农田水氮效应 |
高亚军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3,(9) |
14 |
氮素亏缺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
翟丙年 |
作物学报2003,29(6) |
15 |
水氮配合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翟丙年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3.4 |
16 |
杀虫双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和文祥 |
土壤学报2003,40(5):750-755 |
17 |
汞镉对游离和固定化脲酶活性的影响 |
和文祥 |
土壤学报2003,40(6) |
18 |
娄土土壤剖面中N2O浓度的时间和空间变异 |
张树兰(第六作者) |
生态学报2003,Vol,23, No. 4 |
19 |
黄土区不同施肥条件下农田土壤的动物群落结构 |
杨学云(第三作者)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3,9(4) |
20 |
农田磷素淋溶趋势及其预测 |
吕家珑 |
生态学报2003,23(12) |
21 |
23年肥料定位试验0-100cm土壤剖面中各形态磷之间的关系研究 |
吕家珑 |
水土保持学报2003,17(3):48-50 |
22 |
利用15NO3标记法研究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化学及生物有效性. |
周建斌 |
土壤学报 2003, 40(6):888-893 |
23 |
不同灌溉施肥方式下尿素态氮在土壤中迁移转化特性的研究. |
习金根,周建斌.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3, 9(3):271-275 |
24 |
控释肥料控释效果及合理施用的研究. |
王小利, 周建斌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3, 9(4): |
25 |
水稻土中铁氧化物的厌氧还原及其对微生物过程的影响 |
曲东 |
土壤学报2003,40(6)858-863 |
26 |
添加氧化铁对水稻土中H2、CO2和CH4形成的影响, |
曲东 |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8)1313-1316 |
27 |
莴笋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反应 |
田霄鸿 |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3).-377-381 |
28 |
土壤氮素矿化过程中非交换铵态氮的变化 |
李世清 |
中国农业科学2003,36(6) |
29 |
黄土地区地膜覆盖对麦田土壤微生物体碳的影响 |
宋秋华,李凤民, 刘洪升,王俊,李世清 |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9):1512-1516. |
30 |
地膜覆盖对土壤水温和春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
王俊, 李凤民,宋秋华, 李世清 |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2):205-210 |
31 |
有机物料腐解过程胡敏酸与Fe 的络合特征 |
王旭东 |
土壤通报 |
32 |
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本质特性研究 |
常庆瑞 |
土壤学报2003.40(4):518-523 |
33 |
基于RS与GIS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覆盖动态研究 |
常庆瑞 |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12): |
34 |
对系统分类有关诊断指标的认识与讨论 |
常庆瑞 |
土壤通报2003.34(3):161-164 |
35 |
农牧交错带土地沙化的本质及其形成研究 |
常庆瑞(第二作者) |
生态学报2003.23(1):106-111 |
36 |
高寒地区荒漠化现状与防治途径探讨 |
常庆瑞(第二作者) |
水土保持学报2003.17(5):39-42 |
37 |
NH3 volatilization from aboveground plants of wheat during ;ater growing stages. |
王朝辉 |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中国农业科学)2003,2(4) |
38 |
Effects of root-growing space on its absorbing characteristics. |
Song Haixing and Li Shengxiu.(宋海星,李生秀) |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中国农业科学)2003,2(8):867-874 |
39 |
有机质、全氮和可矿化氮在反映土壤供氮能力方面的意义 |
李菊梅,王朝辉,李生秀 |
土壤学报2003,40(2):232-238 |
40 |
玉米生长空间对根系吸收特性的影响 |
宋海星,李生秀 |
中国农业科学2003,36(8):799-804 |
41 |
陕西苹果产区土壤养分状况研究初报 |
张英利 |
土壤肥料2003(5)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 |
42 |
黄土源区长期施用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
方日尧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3,11(11) |
43 |
黄土塬不同覆盖对春玉米产量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
方日尧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14(11) |
44 |
黄土高原经济林大鱼鳞坑膜下滴灌技术研究 |
张海 |
林业科学 2003,4 |
45 |
黄土高原土壤干层形成机理及补水途径研究 |
张海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5 |
46 |
刺槐根瘤菌的表型多样性研究 |
韦革宏 |
西北植物学报2003,12:2094-2098 |
47 |
关中地区紫花苜蓿根瘤菌的数值分类研究 |
韦革宏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3 |
48 |
青海省保护地辣椒根际土壤和根表放线菌研究 |
薛泉宏(第二作者)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3,9(1):92~96 |
49 |
添加苹果渣对纤维素酶活性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薛泉宏(第二作者) |
饲料工业 2003,24(7):13~15 |
50 |
有效碳源和氮源对黄土性土壤N2O逸出量的影响 |
梁东丽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3,150(1),43-48 |
51 |
Silvicultural Effects on Soil Organic Matter: Preliminary Results. |
廖超英 |
Forestry,2003, 44(5); |
52 |
Diameter and height growth analysis for individual White Pine in the Area of Kostelec n. Č |
廖超英 |
lesy. Journal of Forestry Science,. 2003, 49(4) |
53 |
树莓和黑莓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朱首军 |
西北植物学报2003.08 |
54 |
宁夏重点风沙区土地沙化成因分析 |
李谭宝, 张广军 |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3,18(4) |
55 |
应用正交试验筛选玫瑰茎段增殖培养基 |
康冰,于福科 ,张广军 |
西北植物学报2003,23(4) |
56 |
黄土高原21种造林树种的苗木根系活力与土壤含水量关系的研究 |
宋娟丽 |
西北植物学报2003,23(10) |
57 |
坡耕地土壤水分入渗测试方法对比研究 |
吴发启 |
水土保持通报,2003.23(3):39-41 |
58 |
坡耕地水分入渗影响因素分析 |
吴发启 |
水土保持通报,2003.23(1):16-18 |
59 |
黄土高原南部梯田土壤水分环境效应研究 |
吴发启 |
水土保持研究, 2003,10(4) |
60 |
坡耕地暴雨结皮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的实验研究 |
吴发启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17(2):100-105 |
61 |
天然油菜素内酯促进柠条和紫穗槐种子发芽及下胚轴伸长效应 |
李凯荣 |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3,18(4) |
62 |
黄土残原区侵蚀沟道分类研究 |
刘增文 |
中国水土保持,2003,第9期:28~30 |
63 |
关于生态系统概念的讨论 |
刘增文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3(6) |
64 |
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和持续林业 |
刘增文 |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3,18(4):151~155 |
65 |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治理这我见 |
张胜利 |
西北林学院学院2003,18(1) |
66 |
榆林风沙区乔灌树种适宜性评价 |
朱德兰 |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3,18(4) |
67 |
俄罗斯大果沙棘离体快繁研究 |
吕月玲,张广军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28(5) |
68 |
黄 善土养分流失规律初探 |
佘雕 |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3,18(3) |
69 |
长期培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邱莉萍,刘军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4 |
70 |
化学和生物制剂处理对洋葱种子萌发的影响 |
卫亚红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2003.31(5):51-56 |
71 |
影响冬小麦蛋白质含量的土壤环境因素分析 |
郑险峰 |
西北植物学报2003,12 |
72 |
冬小麦拔节期追肥与土壤温度的生物效应 |
王林权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21(1) |
73 |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综述 |
强虹,王忠林 |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3,3 |
74 |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研究进展 |
翟丙年 |
西北植物学报2003.23(6),1069-1075 |
75 |
生态环境条件对土壤磷酸酶的影响 |
和文祥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3,(2):81-83 |
76 |
旱地娄土长期定位施肥土壤剖面硝态氮分布与累积研究 |
杨学云(第二作者)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21(4) |
77 |
土壤磷淋溶状况及其Olsen磷“突变点”研究 |
吕家珑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3,22(2):142-146 |
78 |
覆盖可降解地膜对玉米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
吕家珑(第二作者)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3,22(4)397-401 |
79 |
长期不同施肥土壤中磷淋溶“阈值”研究 |
杨学云(第二作者)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3,31(3):123-126 |
80 |
长期不同施肥土壤微生物量研究 |
杨学云(第二作者)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21(增) |
81 |
我国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发展与合理施肥 |
吕家珑(第三作者)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21(增) |
82 |
控释肥料控释效果及合理施用的研究. |
王小利,周建斌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3, 9(4): |
83 |
包膜控释肥料氮素释放动力学研究. |
王小利,周建斌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3, 31(5):35-38 |
84 |
不同灌溉施氮方式对夏玉米生长效应的研究. |
习金根,汤海军,周建斌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3, 21 |
85 |
添加EDTA及黄腐酸对水稻土中有效磷浓度的影响, |
曲东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3,31(3)127-130 |
86 |
外源物质对水稻土铁还原的影响 |
曲东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3,31(4)6-10 |
87 |
调理剂在鸡粪锯末堆肥中的保氮效果 |
黄懿梅 |
环境科学2003,第二期(第24卷) |
88 |
西北地区旱田耕层土壤N2O排放特征研究 |
白红英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3,No.5 |
89 |
旱耕人为土N2O排放动力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白红英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3,No.2 |
90 |
覆膜种植措施对农田土壤中N2O排放的影响 |
白红英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3,No.4 |
91 |
农田温室气体N2O释放的水热效应机理初探 |
白红英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3,No.6 |
92 |
半干旱农田生态系统地膜覆盖模式和施氮水平对小麦产量和氮效率的效应 |
沈新磊,黄思光,凌莉,王 俊,李世清,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3,31(1):1-14 |
93 |
半干旱地区地膜覆盖、底墒和氮肥对春小麦根系生长的集成效应 |
吕丽红,王俊,凌莉,李凤民,李世清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3,31(3):102-106 |
94 |
半干旱地区地膜覆盖和氮肥对春小麦生育进程和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
郭大勇, 黄思光, 王俊, 凌莉, 李凤民, 李世清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3,31(2):75-80 |
95 |
半干旱农田生态系统覆膜进程和施肥对春小麦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任书杰,李世清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3,31(4):1-5 |
96 |
半干旱农田生态系统地膜覆盖的土壤生态效应 |
李世清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3,31(5) |
97 |
地膜覆盖和底墒灌溉对春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
王俊,李凤民,李世清, |
西北植物学报,2003,23(5):735-738. |
98 |
小麦籽粒灌浆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
李世清, |
西北植物学报2003,23(11),2031-2039 |
99 |
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承载力及提高途径探讨 |
常庆瑞(第二作者)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21(1):108-111 |
100 |
太白山南坡低山区土壤特性与系统分类 |
常庆瑞(第二作者)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3.31(3):112-116 |
101 |
陕北农牧交错带耕地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
常庆瑞(第二作者)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3.31(3):131-135 |
102 |
土地资源信息系统数据库的设计研究 |
常庆瑞(第二作者)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21(2):163-166 |
103 |
新疆地域资源优势与产业化开发研究 |
常庆瑞(第二作者)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3.3(3):81-85 |
104 |
农地整理项目的效益分析 |
常庆瑞(第二作者)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3.3(5):13-16 |
105 |
信息农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
常庆瑞(第二作者)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3.3(6):13-17 |
106 |
西北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途径和对策 |
李生秀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21(3):1-10 |
107 |
高等植物液泡分离的研究进展 |
门中华,李生秀 |
西北植物学报2003,23(12):2216-2222 |
108 |
核桃叶抑菌成分的提取及其抑菌活性 |
翟梅枝,李晓明 |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3,18(4) |
109 |
葛藤不同类型叶耐旱结构的比较解剖学研究 |
刘莉丽(第二作者) |
西北植物学报2003,12 |
110 |
黄善土养分流失规律初探 |
刘莉丽(第三作者) |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3,3 |
111 |
渭北旱塬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水肥增产效应研究 |
方日尧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21(1) |
112 |
陕西红富士苹果矿质元素DRIS标准研究 |
耿增超 |
西北植物学报2003(8) |
113 |
韩城市花椒园施肥技术研究 |
张立新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4) |
114 |
陕354高产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
李旭辉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3(1) |
115 |
娄土旱地长期定位施肥土壤剖面硝态氧分布与积累研究 |
古巧珍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21(4) |
116 |
荒漠生态条件下植物残体的分解特征和养分变化 |
孙本华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3,31(6):131-134 |
117 |
干旱荒漠条件下残茬分解特征和养分释放的研究 |
孙本华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21(3) |
118 |
绿洲生态条件下植物残体的分解特征和养分变化 |
孙本华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21(增) |
119 |
陕西关中娄土区线辣椒对N、P、K肥的肥效反应 |
赵护兵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3,6 |
120 |
黄土高原峁状丘陵区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研究 |
张海 |
水土保持研究2003,3 |
121 |
温度对土壤水分性状的影响 |
高鹏程 |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3,1 |
122 |
律草的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
杨开宝 |
水土保持通报2003.23(6) |
123 |
山地节水滴灌设备研制及其应用效益研究 |
杨荣慧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12 |
124 |
节水滴灌在枣树栽培中的应用效益研究 |
杨荣慧 |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3.1 |
125 |
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荒坡可持续治理模式研究 |
王延平 |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3.1 |
126 |
枣苗失水与栽植成活率关系研究 |
刘生禹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3 |
127 |
陕北黄土丘陵区枣苗失水与栽植效果关系的试验研究 |
刘生禹 |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3.1 |
128 |
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几点问题的思考 |
韦革宏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73-75 |
129 |
湟水流域农田土壤养分及肥力评价分析 |
薛泉宏(第二作者) |
青海科技,2003年第二期 |
130 |
纤维素酶的特性及应用 |
薛泉宏(第二作者)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3,38(增刊):71~75 |
131 |
连续式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
高国雄 |
中国林业教育2003 |
132 |
榆林沙区沙产业技术研究与实践 |
高国雄 |
中国治沙及沙产业实践 |
133 |
一项生态经济效益“双赢”的重合种植 |
吴发启 |
区域农业发展与农作制建设pp392-395 |
134 |
关于建立终身环保教育体系的构想 |
刘增文 |
陕西环境2003,10(2):44~46 |
135 |
.新形势下生态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
刘增文 |
西北高等农林教育2003,(2):57~58 |
136 |
中德两国高校教学差异之点滴 |
刘增文 |
西北高等农林教育2003,(1):78~79 |
137 |
Water conditions of plants in hilly and gully regions of Loess Plateau |
朱德兰 |
国际节水灌溉会议论文集2003 |
138 |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
强虹 |
干旱环境监测2003,17(4) |
139 |
葛藤育苗技术 |
强虹 |
陕西林业科技2003,2 |
140 |
沙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
强虹 |
中国治沙暨沙产业研究2003,9 |
141 |
榆林沙区沙漠化防治技术研究与实践 |
张青峰 |
中国治沙暨沙产业研究2003,9 |
142 |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
曲东 |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3,20(增刊):79-83 |
143 |
不同复合肥料对化学肥料养分供应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
王旭东(第二作者) |
化肥工业 |
144 |
Comparisom of plastic sheef mulching with wheat straw mulching on Reduction of water loss by waporation |
李生秀 |
国际旱地节水农业研讨会论文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外国专家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
145 |
土壤有机质测定的计算公式说明 |
马爱生 |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3,1 |
146 |
PGPR菌剂及可溶性腐殖酸对经济果林生长的影响 |
唐周斌,李晓明 |
陕西林业科技2003,(4) |
147 |
秦巴三区玉米高产配套技术研究 |
洪晓强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4) |
148 |
陕西商洛春玉米品种密度施肥试验 |
洪晓强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3 |
149 |
苜蓿种植技术 |
洪晓强 |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3,(3) |
150 |
论传统耕作法在西北农业中的弊病与改革方法 |
李立科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3,(6) |
151 |
不同植被类型对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影响研究 |
秦清军 |
西北农业学报2003,(3) |
152 |
合阳县农业生产存在问题与对策 |
赵二龙 |
陕西农业科学2003,(2) |
153 |
传统耕作方法弊病及改革 |
李立科 |
陕西农业科学2003,(8) |
154 |
陕北地区旱地梯田提高降水利用率技术研究 |
杨开宝 |
国际旱地节水农业研讨会论文集2003.11:P248-253中国农业出版社 |
155 |
窑洞笼养鸡蛋鸡品种对比试验 |
杜方义 |
西北农业学报2003,2 |
156 |
旱地绿豆高效栽培及节水补灌技术研究 |
张国云 |
陕西农业科学2003 (3):58 |
157 |
大力推广高西沟经验全面实施四个一工程 |
林关石 |
榆林经济2003,3 |
158 |
生态产业开发是榆林生态环境建设的根本出路 |
张振中 |
榆林经济2003,3 |
159 |
Diameter and height growth analysis for individual White Pine trees in the area of Kostelec nad Cernymi lesy |
C.Y.LIAO(廖超英),刘国彬 |
JOURNAL OF FOREST SCIENCE(林业科学学报),49,2003(12:544~551), |
160 |
不同地形部位土壤水分的年变化分析 |
朱德兰,吴发启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3,1(4):29~31 |
161 |
绿洲生态条件下植物残体的分解特征和养分变化 |
孙本华,吕家珑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21(增刊):37~40 |
162 |
两株根瘤菌原生质体的形成及融合研究 |
韦革宏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21(增刊):118~121 陕西省土壤学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专辑 |
163 |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卫亚红,苏涛,薛泉宏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21(增刊):108~111 |
联系方式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邮编 : 712100
综合办公室电话 : 029-87080055
主管领导 : 闫德忠 网管员 : 李平 杨萍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